姜维与赵云之战:一场被误解的较量启盈策略
作为诸葛亮的关门弟子,姜维初次亮相就与蜀汉仅存的五虎上将赵云展开了一场激战。小说中描述道:赵云挺枪直取姜维,两人交手不过数合,姜维却越战越勇。赵云暗自吃惊,心想此地竟有如此人物!就在此时,马遵、梁虔率军从两侧包抄而来,赵云腹背受敌,只得突围撤退,姜维则乘胜追击。
但细读《三国演义》就会发现,赵云并非败于姜维之手,而是在敌军夹击下选择突围。若说此战是平手,未免为时过早。姜维的武艺与邓艾、邓忠父子相当,既不及关兴、张苞,更比不上诸葛尚,又怎可能与赵云平分秋色?
在三国二十四将的排名中,赵云稳居前三,而姜维则垫底。这并非没有道理:诸葛亮传授给姜维的主要是兵法韬略和兵器制造之术,而非单打独斗的武艺。事实上,拜师后姜维的武功不仅没有进步,反而有所退步。
让我们先看看姜维是如何被迫投降的。识破诸葛亮声东击西之计启盈策略,在赵云手下全身而退,这可能是姜维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。但随后他就遭遇了惨败:率三千兵马劫粮,却被张翼、王平打得落花流水,连根据地冀城也被魏延攻占。
展开剩余64%在逃亡途中,姜维又遭遇张苞,被打得只剩单枪匹马。当看到关兴拦路时,他连交战的勇气都没有,转身就逃。最终被诸葛亮截住,直接下马投降。与关羽降汉不降曹的体面投降不同,姜维的投降毫无条件。
随着五虎上将相继离世,诸葛亮也撒手人寰,许多读者对《三国演义》的兴趣大减,对姜维的武功高低自然印象不深。当姜维终于执掌兵权大显身手时,却只能与邓艾父子战成平手。
在长城之战中,五十五岁的姜维误将邓忠认作邓艾,两人激战三四十回合不分胜负。姜维试图用暗箭取胜,却被邓忠轻松躲过。当真正的邓艾出现时,姜维已精疲力尽,只能草草收兵。此后邓艾用拖字诀将姜维耍得团团转,最终蜀军无功而返。
相比之下,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的武艺远超姜维。在与邓忠、师纂的对决中,诸葛尚单枪匹马击退二人,大败魏军。这一战充分证明,诸葛尚的武功比姜维高出不止一筹。
那么,为何姜维能在天水之战中与赵云战平?细读原著就会发现,当时赵云并未使出全力。若姜维出言不逊激怒赵云,结局恐怕会大不相同。这场所谓的平手,不过是特殊情境下的偶然结果罢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